为了进一步提升原理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课堂管理能力,12月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在北校区励学楼206室召开本学期第七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徐家源主持,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本次集体备课会主要围绕三个议程展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读、课程调查问卷结果反馈以及预评估期间教学内容研讨。
集体备课会现场
备课会首先由李超老师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领读分享,他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篇章结构、基本内容、当代启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阐述。李超老师特别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对于指导现实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启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意识形态引领,把握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正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的理论指引。
李超老师解读经典著作
随后,教研室主任徐家源就本学期原理课程的学生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反馈。此次调查问卷共下发了68个班级,范围涵盖原理课程所有的教学班,问卷针对教学效果、教学手段、学生获得感、课堂氛围等指标,共设计13个问题。结果显示,不论是在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热情还是课堂管理上,总体上学生给出的反馈是积极认可的,同时也有少部分学生提出希望在课堂氛围以及课堂管理方面能够进一步的加强。这些反馈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徐家源老师反馈问卷结果
会议最后,课程组老师们就预评估期间涉及到的第六章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充分的研讨。针对这一章节的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设计等,老师们各抒己见,并且共享相关的教学资源,既为原理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也为更好的迎接预评估工作做准备。
与会教师积极研讨
本次备课会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组老师们后续的教学以及课堂管理提升方向,老师们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姬雅倩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