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必赢bwin线路检测 » 学院动态

二十大精神如何“进讲义、进课堂、进头脑”?马院教师热烈研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04-04

为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讲义、进课堂、进头脑”,3月3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课程组在励学楼302召开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华鸿,副院长邢增銮到会指导,“纲要”课程负责人刘孟洋主任主持会议,课程组全体教师开展热烈的讨论。

s500_研讨会现场.png

研讨会现场

会议伊始,刘孟洋主任对教研室全体老师的教学展示安排进行了调整,充分保证每位老师都能在会议上进行教学展示,从而能够在集体中得到教学能力的锻炼和提升。除此以外,他指出,要把教学内容吃透,在对中国近现代史学深悟透的基础上,精心备好课,既要讲明白重难点,又要内容安排详略得当,确保教学质量。

s500_刘孟洋主任在主讲.png

刘孟洋主任在主讲

备课会上,首先张龙龙老师就新教材第一章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作了教学展示。张龙龙老师的教学条理清晰、教学史料丰富、教学环节紧凑,得到了在会老师的一致肯定。进入交流讨论环节中,诸多老师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郭华鸿院长首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提出了宝贵意见,以及关于结尾升华部分充分结合当代现实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黄滨教授就史料详实合理、教学理论深刻给予了高度认可。郭华林老师基于自身历史专业角度,深刻探讨了关于如何处理上好纲要课与讲好历史的关系,并强调融入历史虚无主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对此,在会老师都纷纷提出了自身教学实践的高贵经验,引起热烈讨论!

s500_张龙龙老师在主讲.png

张龙龙老师在主讲

接下来,吴阳老师关于新教材中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作了教学展示。吴阳老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充分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贯彻落实将二十大精神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时他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融入课堂,多用提问方式引发学生思考,突出教学重难点。吴阳老师教学展示结束后,郭华鸿院长就关于如何将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讲义、进课堂、进头脑”,提出了独到见解。她指出,将二十大精神带入课堂不可生搬硬套,而应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利用讨论、提问等形式,在师生互动中推进,引导学生加深对大会精神的理解领悟。只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具象化、生动化,做到“大水漫灌”与“细水微灌”结合,做到人人参与,理论才会深入人心!黄滨教授对此高度认可,并关于如何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课堂内容相结合提出了宝贵意见。他指出,吴阳老师就洋务运动的意义也应进行讲授,通过近代史中的中国人的自强运动,展现近代历史长河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此番教学交流环节,在会老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s500_吴阳老师在主讲.png

吴阳老师在主讲

最后,谢俊芳老师关于新教材中的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做了教学展示。谢俊芳老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教学环节安排合理,利用教学视频丰富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谢俊芳老师的教姿教态优美、教学环节合理得到了在会老师一致好评。孟蕴老师赞扬谢俊芳老师娓娓道来的教学风格,以及对多种教学方式灵活运用的认可。张龙龙老师则基于纲要课的专业教学,指出教学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应确保教学知识点准确、教学内容符合史实。唯有扎实好教学基本功,才能确保教学任务圆满完成,避免教学中的差错。黄滨教授则针对教学视频给予充分肯定,强调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s500_谢俊芳老师在主讲.png

谢俊芳老师在主讲

教学展示环节结束后,针对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如何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做到“三进”,在会老师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课具有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的双重特点。老师们不仅要讲清楚历史,更要做到在教学中与时俱进,确保党的最新理论“进讲义、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