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必赢bwin线路检测 » 学院动态

同课异构 师生共研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同开展集体备课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04-03

3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通过腾讯会议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集体备课会。此次集体备课会特别邀请学生代表、行政兼课教师、兄弟院校兼课教师、一线辅导员代表、资深教授及马院专职教师近20余人参加集中研讨。

会议伊始,21车辆工程1班团支书张永康作为学生代表首先发言。他通过一线调查总结了身边同学学习“原理”课程的态度和看法,分析了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从学生视角提出了他的建议。诸如,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视频元素,适可而止,必要但不过度;老可以多加强和学生“问题式”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以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线上线下自主学习,教师课堂上检查,并重点讲解学生的盲点疑点。多结合习近平访问俄罗斯、马英九到大陆参观考察等最新时事热点,运用所用理论进行解释,学生会更喜欢听;总之,同学们的建议并不全面,部分学生的反馈,仅供老师参考,毕竟学生自身认识不一定正确,同学们的学习目标态度动力也很重要,教学是相互的。

s500_张永康同学向与会老师反馈问卷调查结果.png

张永康同学向与会老师反馈问卷调查结果

研讨期间,获得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思政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的周志鹏老师线上分享《用自然科学提升学生对“原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他认为自然科学的优点在于量化、人文科学的困难在于难以量化,可以用自然科学的典型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把自然科学的典型案例和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结合起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接受,提升学生对“原理”课程的兴趣。

s500_周志鹏老师分享教学建议.png

周志鹏老师分享教学建议

李金梅老师分享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理解及教学经验、教学思路。她以chatGPT的创造和使用、百年党史为案例讲解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她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要开展案例式、问题式教学,案例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针对性,以案设问,以案讲理,要通过小故事讲大道理,把小课堂和大思政结合起来,更加接地气,接近学生思想实际,接近社会生活,教学效果会更加凸显,学生满意度、获得感也会更高。

s500_李金梅老师分享教学重难点.png

李金梅老师分享教学重难点

参加集体备课的各位老师围绕厘清要点、教学设计、教学立场三方面展开积极讨论。宁新昌教授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能不能”三问探讨了如何将真理和价值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追求真善美,培养青年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突出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有机统一。蒋鹏提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点。他强调理论要讲深、讲透、讲活,只有理论彻底,抓住事物的根本,才能说服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去武装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赵利兴老师指出教学立场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他认为,理论讲解要回到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本章中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理论是为无产阶级发声伸冤的、是为无产阶级提供推翻旧世界的武器。在此立场上讲解,既能使学生体会到理论的深刻内涵、又能让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理解;学院党委办公室李林主任指出,要通过“原理”课程这一关键课程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落细落小,紧扣2023版教材,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堂、融入教材,培养更多真懂真信真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吴浪莎、程前、邹金武、余工琴、张振航、李梦梦等几位老师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提出合理化的教学建议。

s500_“原理”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与线上讨论.png

“原理”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与线上讨论

高家方教授对各位老师的发言逐一点评,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概括“原理”课教学要注意“四讲”。首先,要讲准观点。要按照统编教材权威表述进行阐释解读,以教材为准,尊重教材;其次,要讲清重点。讲清重点就是参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形成本单元和本章的知识链“五论”——认识基础论、认识本质论、认识过程论、认识结果论、认识目的论;再者,要讲明要点。要对每一重点问题,在解释前后都要对问题要点概括强调;最后,要讲出原点。要讲出原初的、初始的教学目标,培养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邢增銮副院长认为此次师生共同备课是十分有益的尝试,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盲区,增强教学针对性。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有机结合,提升了集体备课的含金量。她希望“原理”课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上,不断认识教学规律,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浪莎 桑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