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赋能,2月2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励学楼107室召开教学能力经验交流会。院长郭华鸿,副院长邢增銮及其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邢增銮副院长主持。
会议分为两个环节进行,会议的第一个环节首先由我院教师张龙龙做“以赛促教——马院思政课教学能力经验交流”的主题报告。张龙龙老师入职我院不到半年,接连取得两项省级教学比赛奖项,尤其是在2022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比赛(本科组)决赛中更是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展示了其在教学领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是我院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
张龙龙作经验介绍
张龙龙老师的报告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引言、内容选题和教学演示。在引言部分首先通过问题互动“教学比赛和和日常教学的区别是什么”,进入交流主题,提纲挈领的指出上好一门课的关键,既需要学术上的基本功,也需要传授上的基本功。提高学术上的基本功需要一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储备,提高传授上的基本功则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责任心。
张龙龙老师以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课堂教学评分细则为例,从内容选题和教学演示两个角度,详细解读了每一条比赛细则背后的“玄机”。从内容选题角度,主要谈到选题,内容框架和内容表达三个方面。首先,选题要围绕疑点、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设计要有高度、深度、广度、温度;以学生为中心,有问题意识,可凝练出问题;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选题质量要均衡,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部分要避开;除此之外,在层次逻辑,价值导向,立场观点和材料选取上也要注重细节。张老师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每一章节专题式教学如何设计专题问题。其次,在教学内容框架的四个环节:新课导入(起)——知识阐述(承)——归纳史料(转)——总结升华(合),张老师将所有青教赛获得一等奖教师新课导入所用的时长,语速和方法做成统计表,用数据说话,重点强调了导入新课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点。最后,在PPT内容的表达方面,张老师指出要遵循整体原则,表达方式上“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切忌大段大段的文字,重点、难点突出,内容体现启发性、互动性教学,有关总结要对知识梳理归纳、巩固提高,突出重点、难点。从教学演示角度,张老师重点讲到了包括教学组织、语言教态、教学特色需注意的一些要点。最后,张老师用自己参与比赛的切身体会做了总结,他认为作为教师需要同时扮演好编剧、导演、演员三种角色,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学内容是核心,细节决定能否拿“大奖”,在日常工作中多向其他老师学习,相互交流很重要,教学是一个永远有缺憾的艺术,获奖可遇不可求。
交流会现场
会议的第二个环节是全体教师的讨论与分享。讨论环节中,大家都感受到张龙龙老师是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整场报告干货满满。刘孟洋主任谈到,这场报告给予自己的最深体会是问题意识和问题思维的重要性,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不被淘汰的关键就在于要有问题意识和问题思维。程前老师谈到从这场报告中他体会最深的就是跨学科表达的重要性,思政课不同课程的逻辑体系是相通的,要擅于应用不同课程的内容素材达到教学目标。孙菲菲老师谈到这场报告背后凝聚的是张老师的辛勤付出,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希望有机会参加比赛能得到张老师的指导。刘秋实老师谈到通过这场报告意识到磨课的重要性,一堂好课是需要不断打磨的。高家方教授也高度评价了本场报告,他指出,张老师将教学要素归纳的非常细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确实需要用这些教学要素支撑我们提升教学质量,尤其是在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方面,自己感受尤为深刻,教学语言的表达总会有缺憾,所以要经常给自己提问题,关键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去体会、落实和提高。
会议的最后,邢增銮副院长对张龙龙老师的报告做了总结。邢增銮副院长用了四个词“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高度肯定了本次报告的内容。对于青年教师如何做好教学比赛,邢院长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要在观念上引起重视,捷足先登,占领先机。第二,要把握内容,选题为王。第三,要坚定信念,天道酬勤。第四,要依靠团队,不要孤军奋战。
会议的尾声,郭华鸿院长也对本次交流会做了总结,并对全体教师做了重要指示。郭华鸿院长指出,张老师成果突出,对思政课有情怀,对团队有无私奉献精神。报告中不仅有技巧讲授,也有教学演示,还大量引用了历年青教赛的数据,整场报告“数字化”、“数据化”、“数质化”特征鲜明。郭华鸿院长同时还指出,一堂好的思政课不仅要“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还要有“鲜度”、“精度”、“丝滑度”、“宽度”,用八度高度概括了一堂好课的评价指标,供全体教师共勉。(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霞 彭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