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北校区明德楼107会议室召开会议,会议主题以“学思实践悟二十大精神 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为主题,共同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其融入思政课的心得休会。郭华鸿院长主持会议,西北两个校区全体老师参加线上线下会议。
会上,郭华鸿院长首先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是高举旗帜,领航定向、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大会。二十大报告是一篇蕴含新思想、新观点、新方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要认真研究、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和各种专家报告学习,今天主要交流大家各自的学习心得与感悟。
研讨会现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桑立群老师认为:整个报告鼓舞斗志,振奋人心,增强底气信心。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深刻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主要内容、内涵要义、精神实质,重大意义,要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领悟力、判断力,不因各种干扰因素而迷失方向,不因各种诱惑而失去自我,有原则有底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力争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多做事,做成事,做有意义的事。
谢俊芳老师通过学习二十大报告,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十年来教育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一名思政老师,她认为学习、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思政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谢老师认为“立德树人”不是一句口号,做教师最重要的是点亮生命的灯火,好的教学也一定是先“育己”。尤其思政老师,就选择了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高家方教授认为,作为教师,通过全程收看二十大报告直播和系列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让我更全面了解二十大报告内容,深刻把握二十大精神,收获满满。报告之中,诸多新理念、新观点,值得认真学习研究,吸收转化,及时在课堂上向学生宣讲,要讲准确,讲全面、讲透彻,引导学生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不负韶华,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方卿老师通过学习二十大,谈了三点感想:第一,二十大最大的成就就是“两个确立”,举旗定向领航,凝心聚力铸魂。第二,明确了未来五年甚至更加长远的奋斗目标。第三,思政教师应该发自内心秉承二十大精神,向学生科学、准确地传达二十大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至迷航。
德育教研室主任刘孟洋老师经过深刻学习提出二十大报告更加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其中对民办教育也愈发重视。二十大报告是有许多的新的提法,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党对国家形势的研判。“三个务必”是对毛泽东思想中的“两个务必”的发展。二十大报告是具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旨向,告诉了我们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
原亚峰老师指出,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赶考”必要的精神状态,是解决精神懈怠问题的对症良药,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的重要方法,是化解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法宝。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都需要有这样的勇气和担当,是对每个人的要求,更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
涂浩然老师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过去,展望了未来,让世界感受到中国道路给人类带来的光明前途。它是习近平总书记这位新时代领袖对人民一腔赤诚热爱,对历史勇于担当的真实写照。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应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黄滨教授就“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异同进行了阐释解读,指出我们既要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不同,也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这样才能明确其实质。
郭华鸿紧紧围绕“五个牢牢把握”,重点从战略定位、大会主题、实践基础、理论指导、基本路径、根本保障、团结要求等七个方面对二十大报告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分享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及其怎么融入思政课的认识。最后,她呼吁全体教师要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站稳讲台,有底气、有能力、有方法、有信心把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让思政课更有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文/熊婧娴 图/彭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