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必赢bwin线路检测 » 学院动态

思政课教师如何成为“金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沙龙活动顺利结束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0-12-28

为了充分落实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要求,提升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思政建设成果交流常态化、机制化1224日下午,我院线上开展了一次关于思政课教师应该如何成为“金师”的教学沙龙活动。活动分为上下两个半场,由邢增銮副院长主持。

上半场是“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论坛第一期”分享会,主讲嘉宾分别有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永刚以及暨南大学教师、第五届广东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何小勇。

会上,张永刚教授率先做了报告,报告的主题是“关于‘原理’课教学时效的三点思考”。张教授提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相结合,通过对教材的把握和研究,结合最新的实事和热点,将教材体系通过专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同时还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史论著的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专业和丰富。何小勇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陷入两个陷阱:“我的课已经够好了”、“我只想把课上好”,忽视了“好课”的标准,忽视了教学效果的真正要求,满足于学生的“喜欢”和自我的感动,认为教师教学应该关注自己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沟通合作、是否创造建设教材等关键内容。

下半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骨干教师戚雅婷、高瑶、段超等人分享教学比赛的心得体会。

在学院的分享交流会上,青年骨干教师戚雅婷第一个做了分享,认为年轻教师可以通过听课或者参加比赛的方式提升教学能力。首先是在日常的教学教习过程中,通过听其他老师的课,吸取优点,学习他们的授课内容和授课逻辑,听取前辈们的建议,调整教学细节;其次是通过教学竞赛学习,认为教学竞赛要求吃透教材,紧跟时事,既是对教学基本功的磨炼与提升,也是对心理素质的强化,特别提到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要放平心态,抱着学习的态度,明确比赛的目的是激发学习的动力,锻炼自己,不要以任何一次比赛的结果定义自己,教学之路学无止境。高瑶老师建议年轻的老师一定要多参加比赛,认为一次比赛的收获可以抵上半年的纯教学收获,比赛可以让我们获得最快的进步。段超老师则是分享了他对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理解。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邢增銮对这次沙龙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主讲老师们对此次活动贡献与付出,希望老师们也真的能够在活动交流中有所收获、不断成长,同时也倡导年轻老师们要多参加比赛,多听课,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并期待下一次的教学沙龙活动顺利进行。(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梦梦)

s680_3d3d95c0004755095c986641bb14926.png

s680_d95e0f9b71de4fa75caa880c44831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