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于北校区励学楼405教室召开《形势与政策》专题一集体备课会,围绕主题“新质生产力与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进行了集体研讨,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邢增銮,副院长桑立群以及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赖林主持。
桑立群副院长首先强调了集体备课作为研讨活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全体老师能够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机会,从中获得启发、深入思考、有所收获,并积极分享个人的建议和心得体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郭华林老师以《新质生产力与新时代大学生》为题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发展意义、发展路径三个维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新质生产力,并最终聚焦到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与新质生产力保持同向同行,鼓励新时代大学生要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追踪掌握科研前沿信息,积极培养创新思维,学会运用新质生产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构筑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郭华林老师在备课会上进行讲解汇报
参会老师围绕主题内容、完善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司振伟老师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本质仍是生产力,因此老师们要向学生解释清楚什么是生产力,并建议采用表格形式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做对比,增强深刻性。邓强老师表示,将新质生产力设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首个专题,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与国家政策热点的紧密结合。徐家源老师在主备的基础上,对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巧思,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和学生专业特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讲解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并结合社会实事热点进行案例教学和互动讨论,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王超老师表示,通过本次备课会,让人耳目一新,收获良多。
学院副院长邢增銮肯定了本次集体备课会的形式、内容和效果,对专题的教学设计思路表示了肯定,并为老师们再次梳理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同时强调高校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阵地,教师要分清重难点,结合热点与看点,有艺术地进行课程讲授,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副院长邢增銮在备课会上讲话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赖林对课程设置、开设情况、考核要求等基本信息进行了整体介绍,明确课程教学任务,并着重强调了课堂组织的注意事项,要求全体教师提高站位、坚定立场、严守底线,让《形势与政策》课成为一门有态度、有温度、有热度的课程。(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冯钰、赖林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