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鸿
(广东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510450)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在育人目标上的一致性及各自功能特点决定了二者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的联动机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为主线,指导各学生社团开展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培训和指导,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等是实现二者结合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学生社团活动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重要阶段,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为此,各高校都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随意性较强、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率低、实效性不高等问题。在教育实践中,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开展与参与社团活动,将学生社团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的依据
(一)育人目标的一致性说明二者具有结合的可能性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社团是指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按照章程自主开展各项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它是高等学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其目的和宗旨在于通过社团活动激发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帮助学生坚定政治信念,提高道德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多种技能,培养综合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是学生社团活动其教育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开拓视野、陶冶性情、培养能力、锻炼意志、提升素质,将来真正成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发挥育人合力,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
(二)双方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二者结合的必要性
1、学生社团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广泛实施需要各种实践平台,包括第二课堂(校内平台)和第三课堂(校外平台)。过去我们曾一度将实践教学重点放在校外开展“三下乡”服务、志愿者活动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上,但由于其成本高、组织难等因素使之操作性不强,学生参与面也比较低,最后大都流于形式。因而必须回到校园第二课堂这个平台开展活动,而学生社团组织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以其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直接性、参与的自愿性以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效果的有效性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特别是一些社团开展的时政评论、热点辩论、公益宣传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扩大了在学生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覆盖面,使有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活动,在学生主动参与的社团活动中得到了延伸,使呆板的教材内容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充实,变得更加有说服力。【1】社团的这些特征和功能决定了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载体,同时又成为学生观察社会、关心国家、参与政治、锻炼自我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加强社团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结合,充分发挥社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较大的作用。
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了学生社团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学生社团活动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其一,价值取向出现偏移。在社团活动中出现了忽视或者说实质上淡化精神支柱的倾向,重视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忽视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使人的个性发展因缺乏理性规范而显随意性,一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乃至动机目标偏离了社会主导方向;其二,品位不高。满足需要成了迎合需要,甚至出现非个性化、非审美化和非文明化的倾向。娱乐性、消遣性和商业性是当前社团的突出特点;其三,活动重复且活动质量不高。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缺乏理性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缺乏有序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导致良莠不齐,低水平上重复建设。【2】因此,学生社团必须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各院系学生工作队伍的具体指导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为主线,引导学生社团结合自身特色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的社团文化活动,可以直接调控社团活动的价值方向,提升社团活动的文化品味,弘扬高雅、健康、向上的主旋律。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组织性和计划性也可减少各社团活动的重复无序,加强资源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活动质量。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途径的探索
(一)树立大德育理念, 建立健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的联动机制
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的有机结合,必须树立大德育理念,建构以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思政部、学生处、团委、院系党团组织及辅导员队伍的大德育学生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的联动机制。学校各部门特别是思政部要和学生社团负责人建立定期联络机制,研讨年度活动计划,活动内容、形式和目标,做好各项活动的分工与合作计划,学校党委总体统筹,在经费上、政策保障上大力支持,各院系党团组织提供活动场所、基础设施,思政部直接指导各学生社团按照年度计划如期开展活动,从而避免各自为政、各社团无序重复活动,真正实现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规划,使各项活动一盘棋,发挥育人合力,增强活动实效,也保障各社团活动的方向性。
(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为主线,指导各学生社团开展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的关键结合点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目标如何通过社团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得以实施和实现,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要实现这一结合,需要做三项工作:
一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类或设计成活动项目。如根据各课程特点和教育目标可分成理论宣传类、爱国主义教育类、道德与法制教育类、哲学思辩类、心理健康类等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特点开展相应实践教学活动,或是结合重大节庆或纪念性活动开展系列纪念性活动,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开展以“学党史、知党情、歌党恩”为主题的光辉成就展、红色电影展播、红歌献给党合唱比赛等活动项目。
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培育专业的学术理论型社团并将之打造成学校的品牌社团。一方面,依托该社团开展相应的理论、形势与政策的宣传与研讨活动,如“聚集两会”、“时政热点速递”“建党九十周年光辉成就展”等宣传研讨活动;另一方面,将学术理论型社团确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进社团工作的重点,使其不仅自身保持较快的发展,而且能发挥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其他类型的学生社团,联络和会聚其它各社团联合组织活动。
三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实践活动项目结合各社团的特点、性质与资源优势做好相应的分工、协调和指导工作。如要开展仁爱、诚信等道德实践活动可依托一些依托公益类社团,让学生去“敬老院”开展帮扶老人活动,开展“义务维修”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开展红歌献给党合唱比赛活动则可在教师的总体指导下依托大学生合唱团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掀起“学党史、知党情、歌党恩”的学习高潮,坚定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针对思辩类教学实践活动可依托大学生辩论协会组织开展全院性的大辩论,活动中既深化了学生认识,又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培训和指导,保障社团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学生社团干部是学生社团的骨干力量,他们都有较高的工作热情、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号召力,在学生社团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但由于学生在成长期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完全树立,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容易出向方向的偏离和价值观的扭曲,因此思政部及其它学生工作部门必须重视学生社团骨干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适时对其进行形势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敏感度,指导他们如何紧密联系时政开展有针对性又形式活泼的社团活动,如针对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小悦悦”事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学术理论社团和大学生辩论协会在校园文化广场联合开展“拿什么扶起道德”的大讨论,在学生中引起广泛影响,从而提升社团活动品位,保障社团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四、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
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采取开放式的考核形式,只要每个学生每学期参加至少一项各社团组织的各类有意义的社团实践活动,并提供相关证明即通过该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而不仅以思政部直接组织的社团活动作为考核依据。这种开放式的考核方式,既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人力有限无法组织众多的实践教学活动而导致学生实践活动参与面不广,参与率低的现实困境,又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又有意义的社团活动,还让各学生社团活动赢得广大学生的积极踊跃参与,从而营造了“百团大战,百花齐放”的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可谓“一剑三雕”。学生则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性情,锤炼了意志,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并且逐渐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娟《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的结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2).
【2】陈斌《基于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和优势的思想政治教育略论》【J】.教育与职业,201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粤教高函〔2011〕55号)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郭华鸿(1974.8-),女,湖北省浠水县人,讲师,硕士,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信地址:广东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思政课教学科研部16号信箱,邮编:510450,联系电话:15338059696